添加日期:2015年5月30日 閱讀:1393
夏天到了,天氣熱了起來。這時極易傷風感冒,因為是受熱后又傷風,所以又叫“熱傷風”。熱傷風其實就是夏天的普通感冒,感冒的季節(jié)性特別強,但每個季節(jié)的類型都有所偏重。比如,冬春季感冒多屬風寒,秋天風熱型感冒多,而夏天則多由暑濕引起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“熱傷風”。中醫(yī)通常將其分為風寒證、風熱證和暑濕證。
熱傷風大多是熱的環(huán)境下,人體汗毛孔開放,汗液外泄,此時正是機體抵抗能力下降時期,感受了風邪。有的感受的是自然風,有的感受的是空調吹出的冷風,總之就是風邪將汗毛孔突然閉塞,熱和汗不得外泄,熱郁于人體。
中醫(yī)理論認為“肺主皮毛,開竅于鼻”肺與外界相通的皮毛和鼻孔首先遭受外邪的侵襲,邪氣郁閉于人體使人鼻塞、聲塞、打噴嚏、心煩、口渴、頭沉、乏力。有些伴隨發(fā)熱的病人會感覺到即使汗出,熱也不退,這是熱傷風發(fā)熱的特點,F代醫(yī)學也認為,春季是細菌、病毒等微生物生長和繁殖的旺盛時期,病毒細菌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人體造成口腔、上呼吸道的炎癥,使人患上上感,同時造成這種病癥的原因和春季氣候變化無常有很大關系。
對于春季降水較少的北方地區(qū)來說,當冷空氣過后在陽光充足照射下,白天地表升溫很快,可以達到20多攝氏度,而到晚上強烈的輻射降溫則使溫度迅速降到10攝氏度以下,這對一些身體瘦弱、上呼吸道抗病能力低、工作繁忙的人來說,更容易著涼,誘發(fā)“熱傷風”,另外在使用空調的地方,通常通風較差,空氣不流通,也就更易誘發(fā)。
熱傷風的主要表現:
風熱證表現為發(fā)熱重、微惡風、頭脹痛、有汗、咽喉紅腫疼痛、咳嗽、痰黏或黃、鼻塞流黃涕、口渴喜飲。
風寒證表現為惡寒重、發(fā)熱輕、無汗、頭痛身痛、鼻塞流清涕、咳嗽吐稀白痰、口不渴或渴喜熱飲。
暑濕證表現為身熱、微惡風、汗少、肢體酸重或疼痛,頭昏重脹痛、咳嗽痰粘、鼻流濁涕、心煩、口渴或口中粘膩、胸悶、小便短赤。
預防先行:
夏季感冒如果沒有引起并發(fā)癥,如頭部或其它部位特別的疼痛,或是長時間連續(xù)高熱,那么患者只需吃點解熱鎮(zhèn)痛藥,再加上足夠的休息,一般1周左右就能治好。
此外,應注意多喝白開水,因為夏季人們對水的需求量很大,再加上感冒時容易發(fā)燒,而發(fā)燒是人體與病菌抗爭的過程,會消耗大量的體液。
另外,睡眠對治療夏季感冒也頗有幫助。實踐證明,當人睡眠減少、勞累過度、寒冷刺激時,體內“胞壁酸”大大減少,抵抗力隨之下降,細菌、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便乘虛而入,誘發(fā)疾病,感冒即是這類疾病之一。如果患者能增加睡眠時間,體內的“胞壁酸”就不斷增多,那么人體的抗病力也隨之加強。
所以,夏季感冒應多喝水、多睡覺。還要保持室內通風,不要在封閉、人多的地方長時間停留,也別在空調房久留,更不能讓空調直吹。
熱傷風的主要治療方法:
1.風寒證治療應以辛溫解表為主,中藥用荊防敗毒散,中成藥可選用正柴胡飲沖劑、感冒軟膠囊、川芎茶調散、通宣理肺丸等。服藥后可喝些熱粥或熱湯,微微出汗,以助藥力驅散風寒。
2.風熱證治療應以辛涼解表為主,中藥用銀翹散,中成藥可選用如銀翹解毒丸(片)、羚翹解毒丸、桑菊感冒片、板蘭根沖劑等。如發(fā)熱較重、咽喉腫痛明顯,可以配服雙黃連口服液(沖劑)、清熱解毒口服液。這些藥具有較好的清熱解毒作用;硷L熱感冒要多飲水,飲食宜清淡,可以喝些蘿卜湯或梨湯。
3.暑濕證治療應宜清暑祛濕解表,中藥用新加香薷飲,中成藥可選用藿香正氣水(膠囊、丸)、保濟口服液等,家庭常備祛暑藥有仁丹、藿香正氣水(膠囊、丸)、十滴水、清涼油等。
責任編輯:楊海靜 www.mjwave.cn 2015-5-30 9:32:16
文章來源:
1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廣州金孚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-1168醫(yī)藥招商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http://www.mjwave.cn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.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(非1168醫(yī)藥招商網)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
3.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4.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聯系郵箱:2817276005@qq.com。